《和田的维吾尔》的说课稿

发布时间:2022-08-17 09:36:52

  一、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一课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第九课,本组课文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

  二、说目标

  新疆的和田地区和维吾尔少数民族对于我们的学生在感性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因此很有必要使用一些感性直观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很好地进入教学情境中。对于文中关键性的词句的品读、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

  用小标题的方式来组织文章的众多材料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因此理解小标题的内涵与文章主旨的关系及其在材料组织上的作用是在教学中解决“长文短教”的有效突破点。

  三、说重难点: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教学重难点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四、说教学准备:

  本课的学习需要一些图片并搜集课外资料。让学生视野开阔。了解更多。

  1.维吾尔风情图片和民歌

  2、学生朗读课文两遍。制作小报。

  五、说策略

  处于高年级的学生就应该学会自学,学会质疑,因此,本课的学习要通过诵读、品读、体悟、讨论来完成。

  六、说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这几天,我们课文了解中国各地的民俗世情,老北京热闹的春节,古朴的藏戏,别具一格的民居,都令我们耳目一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和田走一圈,去真正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吧!请大家结合你课前制作的有关新疆风俗的手抄报,说说对维吾尔族的了解。

  2、对维吾尔族除了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还有着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现在,我们就走进和田的维吾尔。(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和田的维吾尔人有哪些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出示词语认读理解

  说一说你了解到了维吾尔族哪些风俗习惯。

  3、速读课文,分别用一个小标题概括2—3小节;4小节;5—6小节的内容。

  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土、花、歌”具体介绍了新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风俗习惯,这些习惯表现了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画出能够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或精神的语句。

  5、讨论:最能集中反应和田维吾尔人性格的是哪一句?

  (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⑴ 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① 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

  ② 找一找文中的对比

  ③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⑵ 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2、3自然段,和田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哪些与土息息相关?

  ① 哪些句子写出了作者的惊叹。

  ② 把衣服铺在沙漠上晾晒。想象那样的情景:

  ③ 和田维吾尔人的吃和穿,都离不开他们深深热爱的土地。

  ⑶ 爱美的维吾尔族:

  读一读第5自然段,为什么说爱美是他们的“天性”?

  画出作者打比方的句子,体会“美不胜收”。

  ⑷ 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1、结合全文,说说对句子的理解,“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2、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地域风情和民族风俗的?

  板书设计: 9、和田的维吾尔

  热爱土地

  爱花爱美 豁达乐观

  能歌善舞。

  苦 → 甜

阅读更多说课稿,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中小学生日记频道。
喜欢中小学生日记,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