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走在阳光路上

接到欧阳海礁老师的短信,我和莉姐正在滨河路散步,心头感慨万千,不由得相视一笑。

初秋的午后,阳光恬淡,照在我和莉姐的头顶,发际间浮起一团光环。

一样的披肩长发,一样的淑女连衣裙,一样的爽朗笑容。

十多年的光阴,花样年华,芳菲容颜,就这样在我们的缓缓徐行中流逝。浅尝人间沧桑,咀嚼世事纷繁,老却青春心况。我们依然这般亲密无间地走在阳光里,谈天说地,笑看世间过往,得失成败。




人与人,总有些缘分。偶尔的邂逅,短暂的相识,在彼此的人生里,或是细水长流,或是惊涛骇浪,或是情深意重,或是浓淡相宜,成为生命中一道永远的风景。

我和莉姐,结缘于十多年前的一次演讲表演。那时,我青春年少,待字闺中。她三十出头,风姿绰约。与她初相识,长发披肩,戴着眼镜,娴静文雅。最吸引我的是,她和我都穿了裙子。大冬天穿裙子的女性不多,相互对视的刹那,我们找到了彼此的影子。这次演讲报告会的指导老师欧阳海礁成为我们共同的恩师。

那场市里首次直播的演讲,非常成功,在龙城引起了轰动。一夜间,演讲成为湘乡人谈论的话题,通过传媒的多次宣传,我们参加演讲的七个人随着七个先进人物走进了龙城的千家万户。那时,阳老师的大名几乎家喻户晓,凡是有演讲赛的地方,就有他的身影。湘乡演讲界女选手多如牛毛,阳老师身后总跟着一大群“女粉丝”。青春的记忆里,阳老师总是那么英姿勃发,那么儒雅谦和。每一次演讲我们的态势语言是否协调、吐字是否清晰、表情是否自然、演讲节奏是否准确,甚至演讲中的每次出场和谢幕的礼仪,都经过他的精心辅导,谆谆教诲。龙城爱演讲的人,几乎都是阳老师的弟子,我和莉姐是他带得最多的学生。退休后,阳老师几乎把业余时间都花在语言艺术和书法创作上,棋琴书画,样样精通,活得洒脱率性。他走起路来,轻快如风,我甚至不觉得他是一个老年人。与阳老师在一起的时光,总是被欢笑、快乐和舒心包围。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种对语言艺术强烈的热爱和无悔的执着。



时间如白驹过隙,小城依旧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师徒三人的情谊,如一盏茉莉花茶,幽香恬淡,细细品味,唇齿留甘。

四月,桃红柳绿,草长莺飞,阳光和煦,暖风阵阵。涟河水金光闪闪,泛起细细的波纹。“左岸”是涟水河畔的一家环境幽静、情调高雅的茶馆。阳老师郑重地和我们相约在“左岸”。那天,阳老师早早来了,一如他的个性,即使一次普通的约会,都表现出谦谦君子的绅士风度。我因手头的工作没处理完,最后一个到达约定的地点。阳老师老远看见我,就笑着说:“工作要搞,但不要忙得吃饭都忘记!”莉姐比我先到,已点好菜。

坐定后,阳老师望着我们,又望望窗外的涟水河,笑着说:“今天约你们来,是有件事和你们商量。”谁知这次阳老师提出的竟是协会换届,他退居幕后,让莉姐来担当大任。莉姐本是低调之人,阳老师此前曾多次说起退居幕后之事,我们都没有应承他。“阳老师,我不行,协会没有您就没有今天,我们不能没有您......”莉姐急了,红着脸和阳老师分辨起来。“你们别推脱,新陈代谢是事物发展的规律,我老了......”窗外,涟水河平静如镜,阳老师脸上的笑容也是那么淡定。望着他清亮的眼神,我知道这次的决定他酝酿了好长时间。

鲜鱼端上了桌,汤雪白雪白,紫苏叶的香气浓郁扑鼻。我们三个都爱吃鱼。我依次给阳老师和莉姐舀上一碗汤。这样温馨的聚会,多像与家人团聚,闲谈家常,叙旧聊天,诉说生活琐碎。阳老师唯一的女儿在长沙工作,外孙需要照顾。他退休后,大部分的时间和老伴在长沙居住,隔代亲让他两头跑。而只要回了家,他总要给我俩打电话,问问协会兄弟姐妹们的近况。

记得七年前的初秋,龙城迎来了全国第三届“东山学校杯”“诚信与发展”演讲大赛的举行。协会精心筹备,选派了两支队伍参加比赛。阳老师和莉姐牺牲了大量的休息时间,指导参赛选手撰稿、改稿,模拟训练。那时我正休产假,遗憾没能参加这次大赛。决赛那天,我接到阳老师的电话说:“这样现场观摩全国大赛的机会难得,你一定要来看!”按捺不住内心喜悦,我直奔赛场。阳老师见到我,两眼直放光,一脸兴奋 : “雪泓,好久不见,你总算出现了,孩子长得好不......”他拉着我问长问短,非常亲热。我们坐在一起欣赏演讲,点评得失。秋老虎余威还在,为观赏下午的比赛,我中午顶着炎炎烈日,步行半小时回家给孩子喂奶。尔后,再赶回赛场观摩。那如潮的掌声和热情的观众至今记忆犹新,令人振奋的是这次大赛,湘乡代表队获大赛团体特等奖;湘乡财贸代表队获团体一等奖。年仅十四岁的刘思颖获个人特等奖;罗欣获个人一等奖;成艳娟、赵香、刘小凤、王艳获个人二等奖。一时间,湘乡演讲选手的精彩表现,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龙城的知名度、美誉度迅速得到提升,一股演讲热空前高涨。就是这位个头不高、温文尔雅的师者带领家乡演讲队伍先后在国家、省、地演讲大赛中荣获团体、个人特等奖、金、银、铜奖等多项荣誉,成为全国演讲界一支名副其实的“湘军”。

提及阳老师,我和莉姐由衷地敬佩。他是湘乡演讲界的大树,我们都是这棵树上的小叶子。没有大树的养分,没有树根的滋养,我们就没有享誉全国的口碑,没有今日之辉煌。而今这棵大树倾尽满腔热血,要将他打下来的江山,创下的基业,交给我们,心里真是打翻了五味瓶。

“雪泓,现在会写演讲稿的选手少,协会副主席只有你最年轻,笔杆子你比他们要强。搞演讲的人都知道,没有好的演讲稿就没有精彩的演讲,你的担子也不轻啊......”阳老师望着我,语重心长地说。话语不多,我却理解他的一番苦心。在演讲这条路上,鲜花和掌声背后更多的是荆棘和坎坷,需要我和莉姐齐心协力,付出更多的精力和牺牲。从剧团的演员到文化局副局长,从先后担任两个单位的“一把手”到退休后全力扶助家乡演讲事业,引导演讲人才走上阳光大道,阳老师付出的心血已无法用金钱和时间来衡量价值。就是这样一个男人,为推动演讲事业的发展,一直在奔走相告,不遗余力。他已年过六十,到了颐养天年的时候。作为学生,我们不应该让老师再劳心费力。

“莉姐,你就答应老师吧,我帮你完成换届工作......”我把手盖在莉姐的手上,如水的青春时光里,我们曾这样牵手走过生命中的一段段风雨兼程。莉姐朝我嫣然一笑,嘴角浮起两个梨涡。

鱼汤鲜,味美而醇。鱼肉香,回味无穷。我看见阳老师在热气腾腾中静静地望着我们,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生活本是浮浮沉沉的大海,我们若一叶扁舟,世事流年等闲过,我们终究又是在路上飘摇。不悲伤,只是怀念。明日虽不知前景,我们却相信锦绣年华,在望。

阳老师回了长沙,我和莉姐像断奶的孩子,学会习惯没有阳老师支撑的协会工作。白天各自忙单位的事情,晚上两个人就凑在一块,商议协会换届的各项工作。我常常是在娘家扒口饭,和莉姐去滨河路边散步边梳理第二天要做的工作,安排协会的理事去做。理事们大都是女性,在单位都是“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所幸的是,这支队伍骨干力量都情趣相投、且热心演讲。当莉姐在协会理事会上征求大家的意见:“大家同意我牵这个头吗?”十三颗心紧连在一块,没有一个不同的声音,没有一个人谈任何条件。

七月如火,正是南方最炎热的季节。那段时间,我们承担了湖南省“移动杯”“感动湖南”演讲比赛、湘潭市“党旗飘飘清风扬”演讲比赛湘乡组队参赛的任务,协会挑选了六名选手进行紧张训练。生活和工作节奏紧紧密密,容不得片刻喘息。

一个人心中如果有热爱作为支撑,内心是充满激情的。我一直执著地认为,文学和演讲是我展翅的双翼,生活的色彩因而斑斓多姿,生命的旗帜因而高高飘扬。演讲将我的心灵在喧嚣和冗杂中沉淀,带到风清月白、柔美安详的静土。机关院子离莉姐家不远,我俩挤在我的办公室里,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泡在一起。我无暇顾及年幼的孩子,莉姐也常冷落家人。不觉俩人回家就已是月色溶溶,夜深人静。我和莉姐亲密无间的关系,被与她感情甚笃的老公戏称为“同性恋”。

七年没聚会了,协会这些天各一方的兄弟姐妹。我们该给他们留下怎样一次温馨、美好的记忆。莉姐说:“我们给每一位会员买一本演讲书籍吧,他们都会喜欢的.....”她的想法与我不谋而合。

那个周末中午,太阳光发白,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我和莉姐撂下饭碗便往长沙赶。抵达省城最大的定王台书市,要在如此浩淼的书籍中,找出一百本相同的演讲书,好比大海捞针,我俩面面相觑。而当晚我们必须赶回湘乡,还有换届选举的十多个材料还等着我回去审稿。时间紧,怎么办?好在此前,我和同学通过电话,告诉他下午来长沙购书。同学在长沙工作多年,告诉我去省新华书店购买,他直接帮我来选书。我和莉姐毕竟是女人,在省城又不熟悉路况,像两只无头苍蝇,瞎摸乱撞,这可帮了我们的大忙。

同学赶到时,我和莉姐正在找书。他是个书痴,不到片刻便帮我们找到了所购之书《这样的演讲最给力》。但遗憾的是店里这本书不足十本。“反正我们人生地不熟,是路盲,怎么能买好书,就交给你了。”一路上,我和同学开着玩笑。同学二话没说,热心地带着我和莉姐先后跑了五家书市购书。他本来事情就多,难得有个周末休息的时间,我却硬拽着他帮忙。望着他跑上跑下的背影,我的心隐隐不安,莫名地疼痛起来。

晚餐是兄嫂请的客,我们兄妹许久不见,却来不及拉家常。晚饭过后,快到书店快关门的时间,我们急急赶往书店。八点过后,书可以打折。经费有限,能省点就省点。莉姐是当家人,财务出身,精打细算。

回湘乡的车上,我们两个人都没怎么说话。莉姐只是轻轻说了一句:“今天真累,要不是你那同学,今天还办不好这事情......”

到家已是晚上九点多,星光灿烂,一街灯火。

一周后,协会顺利完成换届。且不说新闻媒体对这次换届的全方位报道,且不说外界赞誉演协换届在民间团体中是“前无古人”,且不说换届会上别致新颖的语言类节目给与会人员耳目一新。单说前来参加会议的湘潭市演讲与口才学会会长陈植源就竖起拇指夸奖:“你们协会真是一支好队伍,难怪会在全国、全省拿那么多奖!”他是军人出身,对协会的高度评价不乏军人的豪迈慷慨。

完成换届后的那晚,我足足睡了九个小时。第二天,我打电话给莉姐,她在电话里哈欠连天:“真困啊,我前几天怎么就没感觉!对了,你去看牙齿没?”

我摸着红肿的腮帮,这才想起我的牙齿已经疼得连说话都不清晰了。这是后话。




演讲这门艺术是所有艺术中最绚丽的,可以触动我们的灵魂,陶冶人的心灵,净化社会风尚,更容易感受到生活的乐趣,激励人热爱生活。流逝的十多年光阴中,演讲就这样不动声色地融入了我的生活,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今年是建党九十周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种演讲赛事层出不穷。我们对演讲选手写稿、改稿、训练、参赛都进行严格要求,全面辅导,取得了可喜成绩。尤其是今年湖南省“移动杯”“感动湖南”演讲比赛中,李勇获银奖,丁霞获铜奖,钟美获最佳仪表奖,胡梦瑶获优秀奖,湘乡成为获奖最多的县级市。

聆听演讲,是一次美妙的听觉视觉享受,会感受到逻辑的力量、语法的严谨和修辞的美丽。我和莉姐反复斟酌,多方争取经费,让这批优秀的演讲作品走出深闺,让更多的人欣赏到演讲员的风采,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

有着“红色摇篮、湘军源地”美称的家乡,人文底蕴深厚,地域精神鲜明。协会换届后首场“爱党爱国爱家乡”巡回演讲报告会经过半个月的紧张筹备,在市中医院如期举行。那天,是个周五的晚上,一直晴好的天气突然起风了。尽管前一天晚上,所有的表演者都进行了彩排,我心里仍是忐忑不安。演讲如果没有听众,那么,就没有氛围,演讲员就难以达到最高水平。

穿了风衣,我打了的士赶往会场。在电梯口碰到莉姐的老公,他是文体局局长,平时公务繁忙。一见面他就和我开玩笑:“姨妹子,我特意来看你们的表演了!”老远看见莉姐的儿子——中国湘乡网青年才俊、小有名气的记者晔子拿了相机跟在后面。为了这场演讲会,莉姐家是一家老小向前冲了。霎时,一股暖流在我心头涌动。

走进会场,立即被热闹的人群包围。会场已坐满了观众,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邀请的领导没有一个缺席。报告会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一次次雷鸣般的掌声中,我看到莉姐脸上灿烂的笑容。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首场报告会后,媒体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如潮,而是我看到了一支朝气蓬勃的队伍正在茁壮成长,年轻一代演讲员们身上传承了“演讲湘军”的精神。报告会上,双燕齐飞,相得益彰。大燕子王艳诗朗诵《红高粱》荡气回肠、绵远悠长,小燕子王艳脱口秀主持台风从容、睿智流畅。丁霞、顾勰茜、李勇、刘笑恬、杨萱、胡梦瑶的演讲激情洋溢、感人至深。新生代演讲员钟美穿着迷彩服英姿飒爽、精彩演绎《军人退伍不褪色》。最出彩的是九岁的小演讲员谢欣然讲《猴子偷鸡蛋》的故事,活灵活现,绘声绘色,让全场的观众为之一振。他们正在成长为湘乡演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稳固基石。正是他们的身体力行和积极推动,他们的悉心钻研和热情传授,使得湘乡演讲事业人才辈出,新人辈出,捷报频传。

民间团体要获得生存和发展,最大的困扰就是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活动。最近,协会克服经费紧张的困难,选送了“使命 • 2011”湘乡市青年群英颁奖晚会上的诗朗诵《使命.青春》。阳老师接到我和莉姐的电话,专程从长沙赶回来,指导我们排练这场晚会的重台戏。没有场地,缺少资金,只有一腔对演讲艺术的热情。夜幕低垂,《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音乐响起,昏黄的灯影下,年过六旬的阳老师站在冬夜的寒风中,一次次辅导年轻的选手,手把手教他们变换手势、队形,我的眼里不禁起了泪雾.......近些年,我有机会无数次聆听阳老师精彩的演讲,更多地在大小会议或私下里感受其人格魅力、演讲和谈话艺术。先生人生的历练、深厚的学养、智者的敏锐、仁人的情怀,让人感佩。那一刻,演讲与心情融为一体,人与演讲也融为一体!演讲走进每个人的心灵,领悟到了那最美的真谛,感受到人间真情的律动!

岁月的流淌,不愠不火。走走停停间,不知不觉,迎来了冬季。阳光午后,我独自漫步涟水河畔。冬日静好,阳光温柔地照在身上。江南暖意融融的空气里竟还隐隐飘来淡淡桂花香。徜徉于沁人心脾的桂树林中,内心洋溢着诗情画意。芳草有情,桂花含意。春秋代序,岁月不居,但愿演讲艺术永远芬芳四溢,长留人间。

莉姐、阳老师和我的那次聚会又浮现在眼前,耳际回响起大燕子王艳在协会换届时唱的那首《阳光路上》:“走过了春和秋,走在阳光的路上。花儿用笑脸告诉我,天空好晴朗。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一路同行的人们,心中暖洋洋。阳光路上,无限风光。前进的脚步日夜兼程,不可阻挡......”

生活日记网 用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等老了,我们一起来把它回味

所有回复(1)
暂时还没有人回复哦,抢沙发喽...
我想说两句(您的回复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