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宝林

发布时间:2022-12-13 15:46:07

李文旺

读高中的时候,很喜欢秦牧的散文,特别是散文《土地》和《花城》。秦牧是在1992年10月14日上午坐在书桌前准备创作一篇文章,突发心脏病摔倒在地的。当时他刚写完标题《敢想敢闯的神话》,扑通一声,他摔倒在地下,眼镜也掉地摔破了右边的玻璃镜片。看似十分健康的作家,就这样悄悄地与世长辞了。秦牧在生命最后一刻仍伏案笔耕创作,不禁让人想起”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年轻的时候,非常喜欢看电影《人生》,因为主人公高加林所处的环境和我十分相似,所以这电影对我能产生共鸣,可是,1992年11月,电影《人生》的编剧、著名作家路遥撒手西去。

从报纸上得到这两个消息之后,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得不感叹岁月的无情——————仅仅在四十天之内,我十分喜欢的两位作家就这样走了。可是,更让人难过的事情是:我十分喜欢的相声艺术家侯宝林于1993年2月告别人间。

侯宝林,也许在艺术人才越来越多的今天,慢慢为许多人所遗忘,特别是为年轻的一代所不知。但是,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侯宝林的名字在全中国简直是如雷贯耳。在我国,已经为单口相声大师马三立拍摄过长长的连续剧,可是在许多听众看来,侯宝林的名气比马三立还要响。

那是怎样一个高度啊?!

侯宝林大师,可以说多才多艺,他自己创作和演出的相声作品至今无人能比————————不但质量高,数量还很多。他在《戏剧与方言》里,学什么像什么,那种逼真的程度简直可以乱真,就像一位画家比拟冒牌画家说过的话:“你看看哪幅画最不好,那幅画就是我的。”

侯宝林生于1917年,比我父亲还大七岁,在那个年代,艺术的分工也不可能像今天那么细致,比如赵本山演出的作品,都是别人创作的。那年代,从事艺术的人本来就很少,也不可能专门有写作相声的人才。艰苦的环境有时候其实更加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侯宝林的相声,就是在这样的年代逼不得已地凌空出世了。从《关公战秦琼》到《改行》,从《北京话》到《醉酒》,从《卖包子》到《夜行记》,无不透露着高度的幽默和睿智,所以毛主席非常喜欢听侯宝林的相声,常常把侯宝林请到中南海去说相声。

侯宝林还有两个极好的作品——————————他的儿子侯耀文和侯耀华。其实侯耀华更加年长,不过,侯耀文的知名度更大,他的相声也成了新时代许多年轻人十分看好的艺术,所以,我常常先说侯耀文。

因为热爱听相声,说相声,所以十分崇拜侯宝林————————这位至今也难以有人超越的相声艺术家。

阅读更多写人散文,请访问生活日记网 用日志记录点滴生活!散文频道。
喜欢散文,那就经常来哦

该内容由生活日记网提供.